[哈里发塔]哈里发

| 职称评定 |

【www.173ms.com--职称评定】

基本解释

   哈里发(Khalifah)

  伊斯兰教职称谓。中国穆斯林俗称“海里凡”。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代理人”或“继位人”。《古兰经》中有“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的经文。穆罕默德及其以前的众先知即被认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代治者。后该词被用于指称穆罕默德逝世后继任伊斯兰教国家政教合一领袖的人,伊斯兰教初期执政的四大哈里发即属此范围。其后又为伍麦叶、阿拔斯等王朝的统治者所袭用。

详细解释



   中国伊斯兰教

  ①中国内地穆斯林以哈里发称呼在清真寺学习宗教知识,力求达到阿訇水平的学生,类同“满拉”。

  ②中国伊斯兰教苏菲门宦中的一种教职名称。如在虎非耶学派中,将其教主特殊培养和指定接班的人称为“哈里发”,意为“高足弟子”或“替位人”,亦被尊称为“老人家”。

  哈里发诵念“迪克尔”的功夫必须精深,并且要进行一种“连三九”的坐静,就是在门窗紧闭的房屋或窑洞中,连续静坐默念“迪克尔”27天,只有渡过这个俗称的“铁门槛”,才能有资格担任“哈里发”,并获得一枚传教印章或教主的衣物及宗教用品作为凭证。教主在世时,可以传若干个哈里发,并委派他们到各地区主持教务。教主去世后,哈里发可升任为各该地区的新教主。此外,哲赫林耶门宦早期亦曾将“热依斯”称作“哈里发”(余振贵)

  四大哈里发 four orthodox Caliphs

  系指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最初四个继任者。依次为阿布·伯克尔(632~634在位)、欧麦尔·伊本·哈塔卜(634~644在位)、奥斯曼·伊本·阿凡(644~656在位)、阿里·伊本·阿比·塔利卜(656~661在位),史称“四大正统哈里发”。哈里发为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

  伊斯兰哈里发的职务

  穆氏身故(公元632年),四任哈里发先后继任、到阿里(661年)被杀,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和什叶派正式分裂,这标志着伊斯兰的神权哈里发(继任者)时代的结束。

  由于各哈里发的继任,不是穆氏授权,各派各说,且经过一番争逐才定案,而四位哈里发,其中三位都是被刺身亡,所以哈里发为继承者的意义和职务范围就引起争议了。

  由于穆氏集军事、政治和宗教三大权于一身,哈里发的权力范围是指那一方面,这是值得讨论的。由于天经已完全降示,穆氏又被称为封印的先知,意即安拉已完全降下所有的启示,在穆氏以后再没有人有这天启的权柄;而在宗教事务上,由每天五次的礼祷,到周五的主麻(敬拜),都有指定的规矩,而且最卑微或没有多大学识的人都可作,所以这宗教领导地位,不是哈里发的重要职务。当时逊尼派对哈里发职务的要求如下:

  1)保卫伊斯兰教的信仰和领土,尤指麦加和麦地那。

  2)在必要时宣布圣战。

  3)任命国家官员。

  4)征收赋税,管理公共财富。

  5)讨伐叛逆。

  6)执行法律。

  当然哈里发还有很多特权,例如其名字可在主麻中被提及,货币中会印上其名字,在重要的国家典礼仪式中可穿上穆氏的斗篷,且要保管穆氏的各种遗物,如手杖、印信、牙齿和须发等等。

  从这些职务和特权来看,哈里发的主要权力是在政治和军事上,而非在宗教上了。简单地说,在哈里发领导下的伊斯兰,不在乎宗教的事务或讲解经典,而在乎政治和军事上的发展;故此,很多伊斯兰国家,其宗教都离不开政治。同样,在他们的理解中,宗教的发展和传播也是离不了政治的因素,所以很多穆斯林视别的宗教传扬是政治阴谋或政治运动之一。

  最初的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相当于阿拉伯帝国国王+伊斯兰教教皇,公元1055年,塞尔柱突厥攻入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失去一切世俗权利,成了伊斯兰教的教皇。真正的世俗大权落入塞尔柱“苏丹”手中。公元1258年,蒙古灭阿拉伯帝国。后到公元1299年奥斯曼帝国建立时,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又兼任哈里发。1922年凯末尔宣布废除哈里发。

  由于穆氏没有指定的继承者,后伊斯兰世界又产生近乎群雄割据局面,如阿巴斯王朝期间在巴格达有他们的哈里发,同时埃及的法帖梅王朝又有自己的哈里发,而西班牙也同时成立了另一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所以当时的哈里发都是地区性的。但到了十八世纪末,可能受罗马天主教教皇观念的影响,开始有人表示哈里发是穆斯林的教皇,是全世界穆斯林的代表。可能为对抗欧洲的殖民主义吧,这世界性的哈里发(穆斯林教皇)的观念在一些政客的手中,渐渐成了一股新力量,他们都希望用以团结伊斯兰的兄弟国,以求产生更大的影响力,用以对抗成了主导地位的欧美列强。

  虽然现在伊斯兰世界没有人称为哈里发,但有不少人尝试起来振臂一呼,号召天下穆斯林。他们的理论主张不同,政见或手段有别,但希望兄弟国能团结富强是主要方向和口号。但愿他们走得更理智,手段用得更柔和,为世界带来多一点祥和。

  哈里发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后继续执掌政教大权者的称谓。愿意为代理者、继任人。《古兰经》说,安拉创造人祖阿丹及以后的先知、善人均为他在“大地上的代理者”。故哈里发还有替安拉治世之意。中国有些地区穆斯林把门宦创始人的继任者也称为哈里发。

  穆罕默德在世时宣称是“安拉的使者”和“启示”的宣布者,但又是麦地那政权行政、司法和军事最高领袖。去世后,他的继任者艾卜?q伯克尔自称“安拉使者的哈里发”,除不能以安拉的名义宣布启示外,行使了穆罕默德拥有的一切宗教和军政大权。于是哈里发便成为麦地那伊斯兰政权最高统治者的专门名称。此后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先后经协商推举,相继为穆罕默德的直接继任人,他们和艾卜?q伯克尔一起被称为四位正统哈里发。伍麦耶王朝首任哈里发穆阿维叶,于去世前一年(679)提名其子叶基德继任,改变哈里发的选举制为世袭制。继伍麦耶王朝之后的阿巴斯王朝、法蒂玛王朝、西班牙伍麦耶王朝的历代哈里发,都实行世袭制。

  1258年,阿巴斯王朝最后的哈里发穆斯台尔绥姆被蒙古旭烈兀军队杀害后,哈里发作为伊斯兰国家最高政治和宗教领袖的职位基本上不复存在。在埃及马木鲁克王朝时代,苏丹们为了使自己的王冠得到宗教的保护,哈里发在名义上保存了250年之久,哈里发的名字也被铸在货币上,但其职能仅仅是主持苏丹的加冕典礼、大的宗教活动以及接见宗教学者和在聚礼时为苏丹祈福,在政治和军事上已没有权利和影响。奥斯曼帝国初期,历任苏丹都未轻易采用哈里发的头衔。后来虽然有人出于恭维和颂扬,曾称第九任苏丹赛利姆(1512~1520在位)为哈里发,但他本人也从未使用。18世纪,奥斯曼帝国受到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瓜分,为了联合穆斯林对付共同的敌人,表明自己在伊斯兰世界享有最高权威,开始按哈里发旧有的概念(即对全体穆斯林有控制权)使用这一称谓,并见诸正式外交文书。1920年,协约国签订《塞夫勒条约》瓜分土耳其,印度等国的穆斯林曾掀起了保卫伊斯兰教政教领袖哈里发的运动。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实行政教分离。1924年3月宣布废除哈里发。延续了1300多年的哈里发制遂告终结。此后,有些伊斯兰教学者和泛伊斯兰主义者先后在麦加和开罗等地召开泛伊斯兰代表会议,研究恢复哈里发问题,均未见结果。

本文来源:http://www.173ms.com/jiaoxueziyuan/8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