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工作队民情日记】访惠聚民情日记:驻村那些事

| 日记 |

【www.173ms.com--日记】

【导语】访惠聚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关注民生,为人民做实事。以下是本站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我们的鲜食葡萄又增加新卖场了,太感谢工作队了!”“就是,每年都因为没有卖场无法卖鲜食葡萄,眼睁睁地看着别的村热火朝天地卖,大把大把地数钱……”鄯善县鲁克沁镇沙坎村党支部书记沙建设、治保主任王甫庭与鄯善县教育局驻沙坎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干部一边巡查验收新建的混凝土场地,一边感慨万千。

  沙坎村不到300户人家,葡萄、哈密瓜是村民收入的主产业,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但村两委班子并不满足,他们发现卖鲜食葡萄更划算,价格高、不浪费、收入多且省工省时。

  庄稼老把式王甫庭给工作队的干部算了一笔账:鲜食葡萄价格时可卖到6.2元/公斤,葡萄干价格时可卖到17.9元/公斤。按照4公斤左右新鲜葡萄晾制1公斤葡萄干来计算,葡萄干最低要卖到24.8元才能划算,这还不算葡萄成熟过程中遭遇雨水腐烂的损失、葡萄干一晾一收时的人工费等费用。

  因沙坎村没有适合大批量收购鲜食葡萄的硬化场地,每年收购商来了一茬又一茬,到葡萄地里看完货后,在周边转一圈就走了。

  村两委班子着急上火,一筹莫展,鄯善县教育局“访惠聚”驻村干部看在眼里,将村里情况如实向局领导反映。教育局发挥后盾单位作用,进村实地查看,详细了解情况后,为确保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想方设法为村里解难题。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四家爱心企业得知村里困难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赠水泥100吨。沙坎村集体出资购买沙子、石子等辅助材料,协调施工队首批硬化场地1000平方米。

  今年的鲜食葡萄顺利出售后,村两委班子和教育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又谋划着用剩下的水泥继续硬化场地,增加鲜食葡萄卖场,为群众提供便利。经过科学选点,最终选定7处858.5平方米交通便利,树荫较好的场地进行硬化。

  沙坎村的村民李增友大爷掰着手指头喜滋滋地说:“今年夏天我家卖葡萄可得劲儿了,大串商品货早早就卖完把钱装进腰包了。这些干部今天给这家修水管,明天给那家修电线,还给军属郭其侠家修了院墙、给低保户王军范家装修了老屋、给贫困户葛长征的老娘办了低保……‘访惠聚’工作队干部真不赖!”
篇二
  艾尼瓦·吐尔逊闲下来时,总喜欢把他的小轿车擦得锃亮,车座也收拾得特别干净。很多人都说他:村里这么大的土,出一趟车,车就白擦了,干嘛这么费劲。艾尼瓦却笑而不语,他依然会像一位专职的老司机一样,在出村委会前车子一定是亮得反光的,仿佛每天会有什么重要的人要坐他的车似的。然而,到底有没有重要的人?村里人心里最清楚,因为这辆舒服整洁的小轿车,俨然已成为了一辆村民们公认的免费便民车。

  私车公用,在艾尼瓦的思想深处并没有这个概念,从他第一天来驻村起,他就发现无论是工作队办公还是村里人有急事要到城里去,得到处找线路车,线路车并不是随叫随到,有时如果遇上修路封路,等线路车要等一个上午,本来小小的一件事到最后就拖成了大事,很不方便。不久后,艾尔尼就将自己的私家车开进了驻村点。

  一开始,艾尼瓦只要到镇上开会或是办事,路上遇到要打车去镇上的村民,他总停下来叫村民上车,把他们免费送到镇上。村里谁家如果有事找到工作队,但凡要用到车,艾尼瓦总是慷慨地提供。偶尔有听说谁家人有了突发病情,艾尼瓦更是开上车送病人去医院。

  渐渐地,村民有事或是家中有急病的病人,就会想起艾尼瓦。

  今年6月,高昌区葡萄镇英萨村三组老人萨塔尔·艾买提找到工作队,说是自己的媳妇回了贝勒克其村的娘家,让工作队帮忙把妻子劝回来。艾尼瓦二话没说,开上车就拉着萨塔尔老人去了6公里外的贝勒克其村。因为第一次没有协调成功,之后,又往返贝勒克其村4次终于把萨塔尔老人的事情办妥。

  11月初的一个傍晚,艾尼瓦和队友从镇上的菜市场采购生活物品赶回驻点,路过木纳尔社区路段时,发现一名妇女从女儿的电动车上摔下来晕倒在路上。艾尼瓦赶紧将车横在路中间,开启了应急灯,暂时阻止了来来往往的车流,和几个围观的人一起将妇女抬上车,将妇女安全地送回了家。

  11月18日晚,村里还在开会,村委会的楼道里却传来一阵阵强烈的呕吐声,询问后得知,来村里办事的古丽尼沙,莫名就开始出现呕吐现象,搞得一起来的古丽尼沙的父母手足无措。艾尼瓦当即开上车要送古丽尼沙去镇卫生院。起初,古丽尼沙不愿去医院,说吐吐就好了。可是,随着呕吐愈加的强烈,脸上越发的苍白,呼吸也变得急促。经过一番苦劝后,古丽尼莎终于答应去医院。到了镇卫生院,医生说古丽尼沙初步判断为癔症,从她呕吐的剧烈程度和脸色来看,如果来晚了后果不堪设想。

  ……

  驻村9个月,艾尼瓦为村民出车不下50余次,却从来没有要过村民一分钱。在艾尼瓦看来:“只要村民过得好、过得舒心,我的心里就踏实。”

篇三
  12月4日,托克逊县夏乡喀拉苏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利用周一升国旗时,组织开展了一场爱心捐款仪式,为村里5名家庭困难患者筹集治疗费用,为喀拉苏村寒冷的初冬画出一笔爱的暖流。后盾单位市文广局、工作队员、村民纷纷慷慨解囊,积极踊跃捐款,你10元,他100元的都加入到募捐队伍中,点点真情汇成爱的河流,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不幸家庭的关心。现场气氛温暖感人,彰显了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伟大善举,当日共筹得善款13100元。

  前几日,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喀拉苏村3小队的阿丽亚•阿不来提八个月大的婴儿患有肾结石,已经做了四次手术,前期治疗已花去家中所有的积蓄。因结石还没有完全取出,后期还要继续手术,这个普通的家庭已经没有能力再支付以后的医疗费。小小年纪就经受这样的病痛折磨,这让在场的每一位工作队员潸然泪下,大家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摆脱暂时的困难。捐款当天,工作队就将2000元善款送到阿丽亚•阿不来提的手中,她激动的说:“感谢工作队,感谢大家的关心,我们一家人都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

  喀拉苏村3小队的买尔江古丽•艾力木今年53岁,患有癫痫性精神障碍疾病,当她用颤抖的双手接过善款时,双眼闪着泪花,激动的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感谢,就一直重复着一句话“热合买提”“热合买提”……,此时大家都明白老人的心情,她是在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关心她的所有人。
篇四
  2017年5月13日,刚刚毕业的我踏上了火洲大地,在这里开启了人生的新旅途。随着对工作环境的熟悉,我渐渐融入到这片热土中,也第一次听说了有一种为民服务叫“访惠聚”驻村(社区)工作。2018年1月20日,我也成为了“访惠聚”驻社区工作队的一员,开始了我的“访惠聚”驻社区生活。

  前些天,我与工作队队员罗维珍、社区干部陈琴在社区居民迪力拜尔·亚生家走访时,迪力拜尔大姐骄傲地向我们说起自己退休前的那些事儿:2002年至2010年连续获得单位“优秀*员”称号,也曾获得自治区级、市级“先进个人”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一桩桩、一件件,记录的是迪力拜尔大姐的成长历程。

  借着这个话题,我们跟她聊起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疆人民的关怀。说到这些,迪力拜尔大姐兴致勃勃。作为曾经的基层干部,她对党的惠民政策再了解不过了,她还与我们一起细数党的十八大以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们越聊越投机,迪力拜尔大姐也越说越起兴。她告诉我们,她的两个儿子都在乌鲁木齐工作,女儿工作忙又不能常聚,看见我们就像看见了自己的孩子一样。她亲热地拉着我们谈天说地,从工作到孩子,从吐鲁番的发展变化到新近的国家大事……

  就这样,短短的二十天里,在忙碌而充实的“访惠聚”驻社区工作中,我还认识了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阿也提古丽·加帕尔,慈祥和蔼的退休干部买买提明·买提尼亚孜,也认识了爱笑又粘人的小姑娘阿依夏·吐尔逊江……

  忙碌的工作中有他们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张质朴的笑脸,感觉甚是知足。

篇五
  阿瓦汗·买买提是我们工作队艾尼瓦尔·吐尔逊的结对户,老伴去世的早,儿子又长期在外,家里就剩儿媳、两个孙子和阿瓦汗老人。家里虽说还有3亩葡萄地,但缺少劳力,疏于打理,生活虽说能够维持,可如果平日碰上一些小病和其他额外开销,就显然捉襟见肘了。然而自从艾尼瓦尔和阿瓦汗老人结对后,这一大家子的生活也就和工作队的所有人都分不开了。

  海仁古丽是阿瓦汗的儿媳妇,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冬闲时会去找些早出晚归的零工干,挣些小钱补贴家用。家里就剩下阿瓦汗老人和两个孩子。工作队担心他们无人照顾,便经常前去看望,有时会带些米面油,有时会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记得2017年12月27日,村里迎来了第一场降雪,薄薄的雪虽然不大,但气温是降下来了。那天下午,工作队队员艾尼瓦尔担心着阿瓦汗家里的情况,就特意去了一趟。结果发现阿瓦汗家里的自来水管冻裂了,院子里泡上了水。艾尼瓦尔赶紧关掉阀门,去村里的建材店买上水管和龙头,从邻居家借了电钻,把新水龙头接到了室内。

  记得2018元旦,工作队队员朱晓丽忙完手里的工作,就匆匆驱车赶往市区,新的一年来了,她想给阿瓦汗的两个孙子买些新年礼物。阿瓦汗的小孙子在收到漂亮的铅笔盒、水彩笔和削笔刀等学习礼物时,一直抱在怀里不放。他说:“这是他我到过最漂亮的礼物,我要等妈妈回来拿给她看,这是工作队叔叔阿姨给我的新年礼物。”

  进入“三九”之后,村里的气温持续下降,风吹到脸上向一把把锋利的刀子。阿瓦汗老人的腿脚不好,她最常在工作队走访时唠叨一句话:“人老了腿脚就怕冷,有时候出门走一圈啊,整个脚的血液就像结冰了一样。”工作队队员艾尼瓦尔把老人的话放在了心里。不久后,就让他的妻子从市上带回来一双棉皮鞋。给老人送鞋那天,当艾尼瓦尔把新鞋穿到阿瓦汗的脚上,老人感动得哭了。

  听阿瓦汗的小孙子说,阿瓦汗在我们工作队每次和她分别后,总要在门口待上很长时间,奶奶说她是在送亲人。其实,工作队并没有为老人做多少大事情,都是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可是老百姓内心是淳朴的,你给他一个芝麻她会还你一个西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感情的升华,或许就像棉皮鞋和脚一样,只有彼此相依相偎,才能互相温暖。
篇六
  2018年2月2日。“访惠聚”驻村工作的第一天,我与2017年“访惠聚”工作队两名老队员聂津津、江飞一起入户走访,开展各项工作,在忙碌中体验着别样的精彩与快乐。

  “你好!我叫祖力皮亚,你叫什么名字?”“你好!我叫杨文浩。”“你好!”“你好!”“你们好!”走在前往联系村组的路上,几个小女孩追上我们热情的打招呼,在听到我们的回应后,旁边几个玩耍的孩子也走了过来,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向我们问好。看着眼前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心里好一阵的感动,被这爽朗的笑声所感染,我从孩子们灿烂而充满期待的笑脸中看到了作为“访惠聚”驻村干部的一份责任与担当。

  一路上,不止是村里孩子们,碰到的村民也都热情的和同行的聂津津、江飞两人打招呼,热情的邀请我们到他们家里。从他们亲密的互动中,我看到了村民的朴实与热情,看到了两位驻村工作队老队员通过他们的辛勤努力与付出,与村民建立起的亲密无间的情谊。那一刻,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驻村期间的每一项工作,特别是用心做好群众工作,像同行的老队员一样,做村民的贴心人。

  “本科自考报了没有?”“报了,一共需要考16门,今年考4门,我已经开始复习今年的考试科目了。”走进返乡大学生帕提古丽·吾甫尔的家中,同行的队友聂津津与关心的询问起帕提古丽·吾甫尔本科自学考试的事情,他们亲热的聊了好一阵,从他们的聊天中,我看到了帕提古丽对我们“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干部的信任与热情。出门的时候,帕提古丽热情的把我们送出好远一段距离。

  “谢谢!吃饭!”在西力甫汗·百克力大娘家中走访时,看到她正在打水,我们便上前帮忙,她连声的感谢和热情邀请让我很受触动。其实我们只是顺便帮助她做了小小的一件事情,而她却给予我们这样热情的邀请,这一刻我再次感受到作为一名“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的责任与担当。

  一天的“访惠聚”工作在充实的忙碌中结束了。路上嬉戏玩耍的孩子们的热情互动,入户走访时的亲密交流,还有我们的真情帮扶赢得的声声赞誉。一天走访中遇到的很多人其实并不怎么听得懂我们的话,但他们从我们的言行中读懂了驻村干部真心帮扶和付出,正是这份真心帮扶和付出让我们和他们跨越了不同语言的界限,建立起越来越亲密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www.173ms.com/xueshengzuowen/10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