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日记100篇2018_帮扶日记

| 日记 |

【www.173ms.com--日记】

文档大全 > :关于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解

关于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解

《论语》为政篇第二章为孔子追叙自己一生为学历程之言,他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这句话,历代以来发挥的都很多,但大都孤立地围绕“学”什么,“立”什么,“不惑”什么,“天命”指什么,“耳顺”是什么意思,“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矩”又是指什么这些问题单独展开,并没有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而我们知道,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必然是有一定联系的,从这种联系中我们就能发现一个人思想的历程。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孤立的争论具体的“学”什么,“立”什么,而是在于研究孔子为什么要学“这个”?从学“这个”出发又为什么得到“立”于“那个”的结果,以此类推,真正地把孔子的思想历程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地把握到夫子的真意。

孔子自称“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为什么是十有五呢?《白虎通?辟雍篇》有“古者所以年十五而入大学何?以为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的说法,《论语正义》据此认为孔子称“十有五而有志于学”正是指得其入大学学经术之时。那么学的是什么呢?《正义》引《尚书大传》“入大学,知君臣之仪,上下之位”之句,认为是大节大义。问题在于《白虎通》是汉代成书,其说法未必可靠,而古代关于入大学的时间,各书讲法迥异。有认为是二十的,有认为是十六的。我认为“志于学”的志向未必一定要入大学才能发起,人生各有各的际遇机缘,有的人几岁时便立下大志,十分清楚自己以后要干什么;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未必有什么明确的志向。而对于“学”来说,《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其大部分的内容都在讲应该怎样为人,因此这里的“学”应该指的是做人的道理。“三十而立”的意思比较明确,“立”就是立于礼的意思,“子曰:不知礼,无以立。”孔子认为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而“克己复礼曰仁”,他甚至宣称如果“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在他眼中“礼”对于为人的重要性。应该说,孔子的思想是非常独特的,他对于“礼”有着深刻的理解,赋予了它丰富的含义,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周礼的改进版。在孔子那里,礼一方面代表了一种必须遵守的外在的合理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它又是人内心中一种对自己欲望的约束。而这种遵守与约束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仁”。简单地说,这就是孔子所推行的理论。显然,这种理论在当时是全新的,因为它的新,孔子在实践它时,就要一方面面对自己对自己的怀疑,一方面与反对它的思潮作斗争,他的道路必然是充满着阻碍与荆棘的。

有了以上对孔子理论的了解,我们便可以试着将孔子思想的历程一步步展现出来。可以说,孔子十五岁开始寻找为人的真谛,所以说是“十有五而有志于学”。通过艰苦的学习,在三十岁时,他终于找到了人迈向完善之路的方法,并开始走上这条路,这就是礼,因此称为“三十而立”。但是,前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先行者总是孤独的,也会彷徨,也会徘徊,当他从众多的纷扰中解放出来,不再疑惑之时,转眼已是四十岁了,所以说“四十而不惑”。此时,孔子对于自己的道路已再没任何疑虑,但是他在精神领域所达到的高度已让他再找不到榜样,没有更高层次的人来对他的成就做出评判,但是人的天性是需要这种评判的,因为自己评判自己在人的内心深处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他需要一个坚强的支点。带着这种要求,他继续前行,终于有一天,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隔墙被突破,他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在这里,孤独不再存在了,人与世界融为一体,冥冥中,他甚至能感受到“天”的旋律,感受到自己在其中运动的轨迹,由此,他找到了自己的支点,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而这一天,他五十岁。这就是“五十而知天命”。在这以后,怀着最深刻的使命感,他更加积极也更有信心的向周围的人传播他的思想,教育他们,诱导他们,希望他们都能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让这世界更加美好。很快他便发现,人世间的复杂远超过他的想象,在激烈地争论过后,他明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追求,有着不同的对这世间的理解,对与错都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去体认,他只能做他能做的。从此,他不再以各种不同的意见为意,乐于做一个微笑的听众,他说,我已经六十了,该好好清静清静了,这就是“六十而耳顺”。在以后,不管外在的际遇如何变化,他的心开始幽闲下来,静静地体会着天人之间的真谛,“道”渐渐在他身上流淌,他默默地等待着那最伟大的转变,终于,“道”充盈于他的心灵与身体,此时,他就是道,道就是他,他发出感叹:如今我从心所欲,不逾矩!

___________________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

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譯文】孔子説:“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説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别人言語,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随心所欲,任何念頭不越出規矩。”

------------《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

====================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孔子的一生(1)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很有名,谁都用它讲自己,以为是人生的指导原则。读它,有两点要注意,第一,这是孔子讲自己,话的头一个字是“吾”。既然是“吾”,可见是讲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不是讲别人活到某个年龄该怎么怎么样,也不是泛泛总结,说大家到了某个年龄该怎么怎么样。第二,孔子从15岁讲到70岁。他这一辈子,总共活了73岁,我们可以断定,此章的年代是前482-前479年之间。比前482年早,不可能;比前479年晚,也不可能。他是在70岁以后,回顾自己的一生,说了这几句话。每句话,都是他生命的一个片断。前人说,它是孔子的“一生年谱”(明顾宪成《四书讲义》),或“一生学历”(程树德《论语集释》),有道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5岁,古人叫“成童”,是小学毕业该升大学的年龄。我国古代,只有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孔子少年老成,在这个年龄上,立志要做学问。现在的孩子不一样,15岁,正值青春期躁动,最闹,俗话说,“十五六,狗都嫌”。但毛泽东,他不嫌。“文革”的火,就是从这帮孩子点起。红卫兵的诞生地是圆明园,发起者是清华附中的学生。破四旧、打流氓、大串联、复课闹革命、打架斗殴、拍婆子、上山下乡,“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这个年龄。这个年龄,西方叫teenager(一般指13-19岁的半大小子和半大闺女),他们打架、泡妞、吸毒、听摇滚,邻居怕,家里操心。美国法律规定,16岁以上可以开车、喝酒,脱离父母,搬出去住,这是他们的“成童”。

  “三十而立”,中国古代,15岁是一大坎。比它晚,20岁也是一个坎。20岁,古人要为男孩举行冠礼(戴帽子礼),即成丁礼,表示他已长大成人,但孔子没讲。他看重的是30岁。30岁,为什么说“而立”,清宋翔凤说,是“壮而有室”(《论语发微》),即我们常说,有了老婆孩子,才有社会责任感的年龄。但孔子早婚(以现在的标准讲,有点早),19岁娶媳妇,20岁有孩子,照此说,该是“二十而立”,可见不对。另一种解释,是孔子自己的说法,即“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20.3),明顾宪成说,立不立,关键是知礼,只有知书达理懂人事,才叫成人(《四书讲义》)。这种说法更合理。孔子出名早,27岁跟郯子学礼,30岁以知礼名。齐景公和晏婴向他问礼,就在这一年。可见“三十而立”是这个意思。

  “四十而不惑”,孔子在鲁国出名后,开始出国游学找工作。34岁,他到周都洛阳,向在王室图书馆当差的老子问礼。35岁,他到齐国找工作,齐景公说,不好安排。前一事,有人怀疑,但后一事,毫无问题。孔子短暂出国,回到鲁国后,没官可做,只好死心塌地做学问。35岁以后,50岁以前,他一直在家读书习礼,教书育人。40来岁这阵儿,他全力治学,越学越明白,当然也就“不惑”了。

  “五十而知天命”,什么叫“知天命”?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到底能干点什么,命中注定该干点什么。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20.3)。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造就君子,君子的使命是做官;读书一定要做官,没商量,但什么时候出山,在谁手下干事,全看天命如何。鲁昭公时,机会未到,孔子只能埋头读书,自娱自乐。鲁定公即位四年后,孔子47岁,阳货请他出山,他没答应,一直等阳货出亡,才肯出山。他出来做官是51岁,正好在他“知天命”后。孔子“知天命”,据说和学《易》有关。如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晚”是多少岁?司马迁没直接说,但他引用的孔子语,是出于《论语》。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7.17)。皇疏说,这是从45或46岁,加上几年,到50岁。邢疏说,这是从47岁,加上几岁,到50岁。也就是说,他是因为学《易》,知道自己该出来做官,才出来做官。所以第二年,他才出来做官。这是汉代的说法。〔1〕

   “六十而耳顺”,什么叫“耳顺”?比较费解。我把我的猜测说一下。第一,我们要注意,古人所谓聪明,聪是听力好,明是视力好。尽管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耳朵比眼睛受时空限制小,古人认为,耳朵比眼睛更重要。比如圣人,圣人都是绝顶聪明、天生聪明。圣,古文字,与听字和声字同源,主要就是指耳朵好,善于倾听民间疾苦,善于接受贤达劝谏。第二,我们看孔子年表,60岁前后,他在干什么?原来,55岁到68岁,他正在周游列国,到外国找工作。孔子一路颠簸,很不顺心,但他很虚心,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什么挖苦话,他都听得进去,就连郑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他也点头称是(《史记?孔子世家》)。我想,60来岁的人,阅世既久,毁誉置之度外,爱怎么着怎么着,这可能就是“耳顺”吧?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最高境界,分寸最难拿。小孩倒是从心所欲,但大了,就不许撒泼打滚。孙悟空大闹天宫,也是从心所欲,但大闹,还有什么规矩?受戒出家后,规矩倒是有了,不听话,还有紧箍咒,但这么一来,还有什么从心所欲?两全其美,太难。人活着,就有规矩管着;死了,才彻底自由。孔子活了73岁,和今天中国的平均寿命比,好像算不了什么(现在的平均寿命是72岁),但按过去的标准,已经活过梭儿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一个抽象标准,人之将死,离自由最近,或许近之。豁达的人,活明白的人,不只耳顺,心也顺了,物我两忘,没什么舍不得放不下的,这叫“从心所欲”。“从”有两种读法:一种是读如本字,指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有一种是读为纵,什么都放得开,放胆放言,想干啥干啥,意思差不多。“不逾矩”,是无法中有法,怎么干怎么对头,处处合乎规矩,虽有规矩,不碍自由。人,只有活到头,才能活明白,但很多人,到死都不明白。

  孔子志在天下,但命途多舛。他这一辈子,从“志于学”到“而立”到“不惑”,主要是学习;从“知天命”到“耳顺”,主要是求仕。然而结果怎么样?晚境孤独而凄凉。孔子以68岁高龄回到鲁国,几乎每年都有伤心事:69岁,儿子死了;71岁,绝笔《春秋》,颜回病逝;72岁,仲由死于卫。然而,最奇怪的是,过了70岁,即将走完人生旅程的他,却说他已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1.关于规矩的名言精选

2.关于孔子论文

3.关于孔子名言名句

4.关于孔子修养语录

5.关于孔子的议论文

6.关于孔子名言句子

7.王小波三十而立语录

8.对《诗经》的理解

9.力矩教学教案

10.关于不盲从的故事

本文来源:http://www.173ms.com/xueshengzuowen/144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