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辅导:十六种菌属的主要的致病物质

| 课后辅导 |

【www.173ms.com--课后辅导】

    一 葡萄球菌属主要的致病物质
  1.凝固酶(coagulase):增强细菌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能破坏多种细胞的细胞膜,故又称为溶细胞毒素。
  3.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可杀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4.肠毒素(enterotoxin):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5.表皮溶解毒素(exfoliative toxin):裂解表皮组织棘状颗粒层,导致表皮与真皮脱离。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 tsst-1):抑制内毒素脱毒;刺激单核吞噬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
  7.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可与igg抗体fc段非特异性结合,竞争性抑制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二  链球菌属主要的致病物质
  ⒈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链球菌溶血素o(streptolysino, slo),链球菌溶血素s(streptolysins, sls)。
  ⒉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又称红疹毒素,是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⒊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促进细菌扩散
  ⒋链激酶(streptokinase):促进细菌扩散
  ⒌链道酶(streptodonase):促进细菌扩散
  ⒍m蛋白(m protein):抗吞噬、引起机体变态反应。
  ⒎脂磷壁酸(leipoteichoic acid, lta):细胞表面有脂磷壁酸受体,与细菌细胞壁中脂磷壁酸结合,促进链球菌粘附易感细胞。
  三  肺炎球菌属致病物质
  1. 荚膜:增强肺炎球菌抗吞噬能力
  2. 肺炎球菌溶血素(pneumolysin o)
  3. 紫癜形成因子:皮肤紫癜、出血
  四  脑膜炎奈瑟菌致病物质荚膜:增强细菌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菌毛:增强细菌粘附于易感细胞的表面内毒素:引起发热及低血压性休克
  五  淋病奈瑟菌致病物质(1)荚膜:增强抗吞噬细胞吞噬(2)菌毛:粘附于易感细胞表面(3)iga1蛋白酶:破坏粘膜表面iga1
  六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主要致病物质:肠毒素(外毒素)、菌毛
  七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菌毛
  八  肠致病型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菌毛
  九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主要致病物质:vero毒素、溶血素、内毒素、菌毛
  十  志贺菌属致病物质1.菌毛:粘附回肠末端及结肠粘膜上皮细胞2.志贺毒素:对细胞有毒性,同时可引起腹泻3.内毒素:毒性强烈,是志贺菌主要致病物质
  十一 沙门菌属致病物质1.vi抗原:抗吞噬细胞吞噬作用2.肠毒素:外毒素3.内毒素: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休克
  十二  破伤风梭菌(c. tetani)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和破伤风溶血素。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理: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骨骼肌强直性收缩,出现破伤风特有的苦笑面容和角弓反张等临床症状。
  十三  产气荚膜梭菌致病物质:肠毒素,增加肠壁通透性,引起腹泻。α毒素:作用类似于卵磷脂酶,溶解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水肿。
  十四  肉毒梭菌致病物质:肉毒毒素(botulin)。毒素的作用机制:作用于颅脑神经核、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弛缓性麻痹。
  十五  白喉棒状杆菌主要为白喉外毒素。白喉外毒素是棒状杆菌β-噬菌体基因表达产物,可与人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
  十六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主要的致病物质
    (1)荚膜:可抵抗机体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2)炭疽毒素: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感染性休克及dic.

本文来源:http://www.173ms.com/xuexiziliao/122433.html